原标题:千亿中银三星人寿嬗变:新晋一名副总经理;中航集团欲“出走”,24亿增资谜团待解…
来源:险企高参
这家“银行系”险企新添一名副总!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批复信息显示,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副总经理刘慧军的任职资格获批。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银三星人寿高层变阵频频。今年9月,空悬一年多的总经理终于迎来补位,原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集团保险)的总裁邱智坤获批出任中银三星人寿新总经理,成功填补了自2022年3月以来总经理职位的空缺。在此之前,分管财务、战略规划、数据资产、风险管理的副总经理陈伟已辞任。而于今年6月获批加入中银三星人寿的王云峰,则在8月接下了首席风险官的职务,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高管团队。
随着新任高管团队的逐步到位,中银三星人寿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自2022年起,中银三星人寿就开始筹备24亿的增资计划。然而,时隔两年之久,这一增资计划却迟迟未获监管批准。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持股19年的股东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拟清仓所持公司24%的全部股份。
1
中银三星“女副总”刘慧军获批
两月前空悬一年有余总经理终获补位
11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的批复公告,核准刘慧军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据《险企高参》了解,刘慧军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从其履历来看。刘是一位“老中行”,在中行系统内深耕近30年。自1994年加入中国银行起,刘慧军在银、证、保等领域担任管理职务多年,从事金融市场及财资产品管理工作;2011年8月,刘慧军出任中银集团保险副执行总裁。据可查信息,刘慧军此后又担任汇华理财有限公司董事长。据了解,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是中行旗下的子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银行与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筹建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银三星人寿高层变阵频频,且都集中于下半年。《险企高参》查阅中银三星人寿披露的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现,近期该司就有3名高层发生变动,包括1名总经理和2名副总经理。
在总经理层面,邱智坤于9月25日正式出任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他的到来打破了自2022年3月前任总经理崔大杰辞任后长达17个月的总经理空缺局面。
现年55岁的邱智坤(1969年10月)同样也是一位“老中行”,在中行体系内供职32载春秋。从这位其履历来看,邱于1992年7月加入中行,在此后的十年间扎根在中行营业部。自2002年后,邱便长期活跃与国际市场,外部市场管理经验丰富。曾任中行 (香港)有限公司分管东南亚区域业务副总裁、中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中行(哈萨克斯坦)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行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集团保险总裁等职。时至今年3月,邱智坤来到中银三星人寿出任党委副书记;8月正式出任总经理。
《险企高参》注意到,新任副总经理刘慧军与总经理邱智坤都有过在中银集团保险任职的经历,刘慧军曾任中银集团保险副执行总裁,而邱智坤在出任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前曾为中银集团保险总裁,二者或许早已有了工作方面的交集。
在副总经理层面,中银三星人寿则呈现出“一进一出”的局面。
陈伟自1990年起在中行任职,先后担任中行营业部发展规划部业务管理处干部,中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处长、处长、伦敦分行西区支行经理、战略发展部产品管理团队主管,中行旗下的保险业工作小组副组长、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及保险管理经验。2016年,他转战中银三星人寿,担任副总经理,并兼任财务与风险要职,对公司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期,陈伟已离开中银三星人寿。
而王云峰则长期供职于中航集团,自2005年5月加入中航集团后,先后任中航集团旅业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中航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酒店事业部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曾在中航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任职,曾任中航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规划部总经理等职务。今年6月,王云峰来到中银三星人寿,出任副总经理;8月,接棒陈伟兼任首席风险官。
随着人事变阵的尘埃落定,中银三星人寿的高管团队呈现“一正四副”的架构。现任领导班子包括董事长马超龙;总经理邱智坤;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金瑜铭;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王云峰;副总经理吴赞、刘慧军。此外,其高管层还包括总精算师王树勇、董秘王天、合规负责人刘恪以及审计责任人宋迎等。
2
24亿增资计划两年未落地
大股东中航集团欲清仓离场
除了人事变动外,近期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变动同样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11月初,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中航集团计划转让其所持中银三星人寿24%的全部股权,若转让成功,中航集团将正式退出中银三星人寿股东行列。此次股权转让的具体价格尚未透露,项目披露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9日。
作为原始股东的中航集团,为何会选择“清仓”出走呢?这就要从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变更说起。
中银三星人寿作为中国银行的旗下寿险公司,其前身是中航三星人寿。2005年,中航集团与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共同发起设立了中航三星人寿。2015年,中行通过旗下中银保险增资入股,成功拿下中航三星人寿51%的控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此后,凭借着中行的银保渠道优势,中银三星人寿的业绩迅速攀升。
然而,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大,偿付能力压力也随之而来。为此,中银三星人寿开始筹备增资扩股计划。2017年,中银保险将所持股权转让给中银投资后,中银投资、三星生命保险与中航集团分别持有51%、25%和24%的股权。2019年,中银三星人寿完成第了个一 轮增资,注册资本从16.67亿元增加至24.67亿元,三家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尽管中银三星人寿在2022年再次释放增资信号,计划将注册资本增加至48.67亿元,但至今仍未落地。就在此轮增资悬而未决之际,中航集团却选择了“出清”离场,这一举动引发了业内的广泛猜测。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航集团的这一离场举动可能与近年来国资委发布的“退金令”有关。
2023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坚守发展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监管力度,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着力严控增量,切实优化存量,立足发展与企业产业特点相符合、主业需求相配套的金融业务,提高为主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占比,提升服务主业实业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中航集团此举可能是响应监管的要求。为了实现专注实体经济、聚焦主责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目标,中航集团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于航空相关的核心业务领域,以提升在航空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3
前三季度净利润劲增310.72%
综合评级(分类监管)评价结果为AA级
随着人事变阵的尘埃落定,中银三星人寿的业绩也逐步浮出水面。
今年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回暖的积极影响,寿险公司业绩普遍呈现回暖态势,而中银三星人寿在银行系险企中的表现尤为乐观。
根据中银三星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期内该司总资产一举站上千亿大关,达1141.37亿元,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8.82亿元,同比增长31.04%;实现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310.72%。就单季度来看,该司三季度就实现净利润3.95亿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然而,尽管今年三季度中银三星人寿整体业绩表现强劲,《险企高参》通过梳理中银三星人寿历年年报发现,不难发现公司在整体经营面上仍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近七年来,中银三星人寿保费收入增长稳健,但净利润却并未随之大幅提升,七年平均净利润甚至未超过1亿元。
据年报显示,2017-2023年,中银三星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8.74亿元、28.66亿元、53.05亿元、77.89亿元、143.39亿元、173.26亿元、248.6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19亿元、0.35亿元、0.55亿元、0.67亿元、1.34亿元、0.08亿元、0.8亿元。
从投资层面来看,中银三星人寿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56%和0.54%,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84%,投资收益率则为4.07%,在同业中保持了较高水平。
在偿付能力方面,中银三星人寿的表现也可谓稳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高达189.66%和263.70%,较二季度分别上升了19.54个百分点和47.04个百分点。此外,根据监管最新一次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评估结果,中银三星人寿在2024年二季度的综合评级(分类监管)评价结果为AA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