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8日讯(记者 邹俊涛)监管对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再次敲响“警钟”。
10月8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消息,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随着A股“牛市”氛围日渐浓厚,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蠢蠢欲动”。据社交媒体信息,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反映,节后A股开市前夕曾收到过银行消费贷推销电话,暗示可以将资金用于炒股。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当前市场数据显示,银行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普遍降至2.88%左右,券商融资利率则普遍在5%以上。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消费贷与券商融资存在较大成本“价差”,也或加剧诱使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
不过,无论是监管还是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当前坚持的一条红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今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表示,相关规定要求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进入股市,初衷仍是有效进行风险隔离。他指出,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储户存款,与券商资金来源存在差异,二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同时也避免股市因此导致大起大落。
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蠢蠢欲动”
随着A股市场逐渐“走牛”,投资者加杠杆热情高涨。据同花顺两融数据显示,截止9月30日,A股沪深京三市的融资余额已回升至14.3万亿元,与今年2月初的水平接近。
10月8日,财联社记者向多家券商调查了解到,9月30日及10月8日两个交易日,客户融资买入动力继续增强。中证金融公司今日公布最新两融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A股融资买入额2847.11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9月27日)1518.09亿元,增加1329亿,增长幅度达88%。而9月27日相较26日的增幅仅为41%。据业内人士分析,10月8日融资买入数据还有望翻倍。此外,也有华南券商透露,8日的融资买入额是前一交易日的4倍。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就在投资者通过券商融资加杠杆同时,有市场信息显示,投资者通过银行信贷资金加杠杆或也在悄然进行中。
据社交媒体信息,近期不少投资者收到消费贷电话,由于消费贷等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并不合规,相关推销话术均采用暗示方式告诉客户可以“做点别的”。此外,财联社记者记者今日通过自称与多家银行合作的贷了个款 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到,近期客户主动咨询贷了个款 业务的数量也较以往明显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当前券商融资成本,消费贷利率具备更大的吸引力。财联社记者今日通过多家券商了解到,尽管近年来券商纷纷下调融资利率,但当前利率整体水平仍在5%以上,如果资金体量大的话可以协商到5%以下,但整体不会低于4.5%。
而近年来,银行在房贷业务继续收缩以及资产荒背景下,纷纷抢食无抵押的消费贷了个款 业务,“内卷”之下,消费贷利率水平整体持续走低。今年十一国庆节前,多家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已进入“2”字头时代。例如浦发银行郑州分行9月27日发布“浦闪贷惊喜来袭,利率2.88%限时抢!”;江苏银行随e贷年利率(单利)2.98%起等。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银行和券商的资金来源不同,决定了二者融资成本上的差异,券商的资金成本明显要高于银行,但与此同时风险承受能力也要高于银行。此外,有券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券商“融资融券更为方便”,在他看来,通过券商融资避免了合规风险。
监管敲响“警钟”同时,业内:后续或加强行政处罚力度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金融管理部门对于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保持高度警惕,此次监管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操作也颇为及时。
10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撰文指出,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和合规责任,对个人投资者提示风险,严控加杠杆,要严防信贷资金以消费贷等形式流入股市。
此外,徐忠表示,央行创设的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基础货币投放,不存在“扩表”,并不是所谓的“央行下场入市”。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应当坚持的一条红线。
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以外,曾刚指出,监管后续可能还会加强行政处罚手段来遏制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就像之前监管银行资金不能流入楼市一样”。
发表评论